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5篇
  免费   881篇
  国内免费   550篇
林业   2404篇
农学   429篇
基础科学   338篇
  2298篇
综合类   4085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606篇
畜牧兽医   658篇
园艺   167篇
植物保护   904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601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798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596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626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1. Although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protection may enhance siz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fish, its effect 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fish assemblages and species turnover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2. Here the effect of full protection within a Mediterranean marine protected area on β‐diversity patterns of fish assemblages along a depth gradient comparing a no‐take zone with multiple unprotected areas is explored. The no‐take zone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ynecological parameters, higher β‐diversity among depths, and lower small‐scale heterogeneity of fish assemblages relative to unprotected areas.
  3. Such patterns might likely depend on the high level of fishing pressure outside the no‐take zone, as also abundance‐biomass curves seemed to indicat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ull protection could play a role in maintaining high β‐diversity, thus reducing the fragility of marine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may represent a reliable predictor of how management actions could provide insurance against undesirable phase shifts.
  相似文献   
62.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17项指标通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赋值、权重一致性检验、评价等级确定以及评价模型的构建,用生态安全评价黄河陕西段鱼类增殖放流效果,分析生态安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黄河陕西段2013年增殖放流生态安全度(ESI)评价等级为Ⅱ级,为良好状态;2014年评价等级为Ⅲ级,处于一般状态;2015年评价等级为Ⅳ级,处于较差状态,属于临界不安全状态以下水平。生态安全形势呈现出逐年下降局势。不安全状态受到影响较大的前3个指标是:黄河径流量变化影响、重要生境保持率和公众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3个指标下降值占到下降ESI值的64.93%。其次还受到污水排放达标率、鱼类增殖放流量、政策和管理水平、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保护区建设、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群落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研究显示,现阶段增殖放流对黄河生态安全有一定影响,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3.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开展,历时7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态疏伐强度对人工赤松中龄林生长影响,确定了鲁中南山区人工赤松中龄林生态疏伐合理强度20-30%,为森林质量精准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了明确近10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状况,基于社会发展压力、经济发展压力、资源环境支撑力和生态弹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8—2017年天目山-怀玉山区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森林覆盖率对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有较大影响。2008年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基本安全的城市有6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5个,不安全的城市有2个。2017年研究区城市里生态承载力评价等级较安全的城市有1个,基本安全的城市有1个,较不安全的城市有7个,不安全的城市有4个。2008—2017年5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上升趋势,8个城市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城市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中心向南北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老旧建筑、设施拆除后所形成的城市废弃地对城市容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对城市废弃地进行景观营造已迫在眉睫。植被演替理论对于城市废弃地植被景观营造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文章以北京石景山衙门口绿地规划为例,从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的搭配与组合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与路径,为推进城市废弃地景观营造和植物环境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66.
刘云飞  刘兴国  高子昕  程峰 《水产学报》2020,44(12):2055-2065
为探究崇明岛池塘养殖持久性污染状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崇明岛不同区域草鱼池塘沉积物中16种优先控制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特征比值法和质量标准法等对草鱼池塘中PAHs的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崇明岛草鱼池塘养殖沉积物中的PAHs总含量为未检出(ND)~1 654.09 μg/kg,平均含量为95.13 μg/kg,其中4~5环PAHs对总浓度的贡献率最高;崇明岛不同区域草鱼池塘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差异较大,表现为岛中部池塘含量低,沿岛四周池塘含量较高,尤其是岛西部沿岸区池塘含量最高且种类多;分析发现,崇明岛草鱼养殖池塘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岛内生物燃烧和石油燃烧,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污染水平,生态风险较低,但在西北部池塘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7.
文章论述了乡村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以山东省费县许家崖流域19个连片村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分析了许家崖流域乡村生态文化的资源类型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生态文化结构入手研究美丽乡村景观规划和建设实践,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8.
盆栽试验结果显示,用漯效王1 000、1 200、1 500、2 000倍液浸种甬优12(籼粳杂交稻)和中浙优1号(籼型杂交稻)种子,2个水稻品种的种子发芽率、根长、胚芽长均与清水对照无明显差异。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用漯效王喷施叶面,2个品种的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与清水对照也无明显差异。在对处理组施尿素后用漯效王喷施叶面,而对清水、普绿通、可杀得叁仟处理组只施尿素的情况下,漯效王处理的水稻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明显优于清水对照、普绿通、可杀得叁仟处理。叶面喷施后14d,漯效王处理组各指标依旧优于对照组。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漯效王在与尿素配合施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促进肥效、抗虫、促进根部和植株生长、促进分蘖的作用,并且药效持久性好。  相似文献   
69.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70.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